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组织召开2021年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结果高校集中反馈会。我校在分类评价中取得新成绩,综合评价排名提升1个名次,在17所应用技术型高校中排名第二,效益评价排名蝉联第二。四年分类评价,我校在稳居同类高校头部阵营的同时,锚定争当排头兵、领头雁目标,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精神,凝聚全校奋进力量,创造新成绩实现新突破。
市教委主任、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副主任王平出席反馈会并讲话。他指出头部高校要加强忧患意识,提升引领力。高校要加强内部评价能力建设,充分激活各主体的使命感、创新潜能。他强调要加强分类评价结果的深度运用,探索将评价结果与高水平地方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等重大专项投入分配挂钩,与教师编制、学科专业点设置、招生等政策资源挂钩,逐步探索结果的社会公布机制。他要求切实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评价核心,提升对高校服务国家地方战略的引导力,加强对高校间合作的激励。
为了扭转“千校一面”、高校同质化竞争局面,上海率先启动了高校分类管理评价的探索,并出台相关文件,对高校分类管理评价进行系统设计。上海目前已实现了高校从“一列纵队”向“四列纵队”发展的格局。我校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改革实践要义,紧抓政策机遇,将分类管理评价外向驱动转向以目标管理为引擎的内生驱动,激发办学活力,以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发展,努力建设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站在“十四五”新起点,在分类评价科学引领下,学校紧密对接国家“双碳”战略,继续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办学特色,发扬攻坚克难精神,加强忧患意识及学校内部评价能力,不断提升引领力,努力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典范标杆。
发展规划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