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耕科创,是良师,也是益友,有温度、有态度。本期“教师人物”之“榜样·力量”系列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江超。
江超老师现任电子科学学科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科创中心主任。
党建引领思想铸魂
近年来,江超老师曾获新利18官网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其所在支部通过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验收,先后获得市级“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江超老师经常与身边的党员学生交流分享,呼吁大家积极奉献自我,承担起党员的责任与义务。
教学相长学生为本
在20年与22年疫情期间,参加科创竞赛的同学很难进行线下实验研究,于是江超老师就把设备寄到学生家里,展开一系列线上培训,每天督促实验进度,最终学生们顺利完成比赛。
从比赛的角度来说,学生在过程中使用到的一些技术知识,可能与学习到的专业课知识有些区别,这就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去修正,师生共同研究,教学相长。
在此基础上,老师们也在不断地思考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专业性课程上面,我们要努力将当前社会市场最需要的一些技术、最需要的一些诉求,反馈到我们的课本中,让同学们紧跟时代脚步,学习到创新的知识和实用的本领。” 江超老师说。
所获奖项
*曾获新利18官网校优秀班主任、光力科技奖教金、“双师型”教师称号、“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提名奖、“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等荣誉。
*获批2022年、2019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
*所在学科团队获批上海市教育先锋号荣誉称号。
人文关怀亦师亦友
江超老师会经常和学生们交流谈心,聊聊人生规划,分享一些自己的见解。“在一个人走向社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迷茫与诉求,我尝试站在学生们的角度换位思考,去理解他们的想法,给出自己的建议。”
江超老师诚恳地谈到:“我觉得对于学生来说,成绩虽重要,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我们也不是每次竞赛都能成功,也会有失利。但失利不代表着结束,我们要继续求进,精益求精,找到原因并攻克困难,这就是一种进步。在专业课学习方面,亦是如此。所以,我们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踏踏实实做事。”
育人成才服务社会
江超老师常在中小学校做讲座,将大学课程中简单易懂的知识科普到中小学生群体。江老师曾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举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概念,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模糊,我就从北斗七星、指南概念切入,用此比喻,让小朋友们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江超老师用简单有趣的语言,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给予科普与引导。
奖项经历
*带领团队积极开展临港大学堂新利18官网创客未来夏令营活动,获“临港大学堂”优秀项目。
*带领团队走进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开展10余场讲座活动,服务上千人次。
*带领“电子学社”荣获“十四五”时期首批上海市学生科技创新社团荣誉称号。
*带领团队获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带领团队参与招生大直播、校宣传片拍摄、70周年校庆活动等。
自主发展终身学习
江超老师在采访时谈到:“大学的基础知识必须要打牢,课本之外的拓展延伸也要跟进。如今的大学基础课程交叉紧密,老师在讲解时只会涉及浅表的知识,但是更深层次的知识体系,要看同学们自己的努力。很多学生在大学里面学了不少东西,但发现工作中用不到,其实不是真的用不到,是因为没有学深学扎实。所以要用知识去创新,用行动去实践,用缜密的态度去深入了解。”
科研
江超老师致力于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5年来签订科研项目多项,其中百万级项目3项,为企业效益实现良好助力,同时实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余万。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授权10余项。
创新创业
*近5年带领团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学科竞赛。
*获优秀组织奖10余项,获全国一等奖等国家级荣誉30余项、省部级奖项150余项。
*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指导教师奖项10余项。
同学眼中的他
盛宇峰同学说,“江超老师作为学院科创中心主任同时也作为校电子学社的指导老师,他给我们提供了参与科创竞赛的平台,让我们培养自己的科创兴趣与专业能力。每当我们遇到种种艰巨的难题与挑战时,江老师总会陪伴在我们身边,与我们一同克服。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在我们提交挑战杯最终材料的前夜,江老师一直陪我们到凌晨4点,直到材料修改完善。我非常感谢江老师的辛勤指导,也很珍视在lab107的时光,在实验室我体验到了大家为了完成一项任务,一项比赛的团结拼搏,也正是在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才能获得如此多的殊荣,才能发现原来自己也具有这般潜力!”
把热爱当成事业,把事业当成使命。江超老师“十年磨一剑”,潜心钻研,匠心打磨,热爱教育,用心奉献,坚守在教育一线岗位上,展现师者最纯粹的风采。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 供稿
【上电故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