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工作,因为工作已融入了他的生活。他说自己的确是一个“士”——战士的“士”。作为一个高校思政课的“老兵”,自己“守土有责”,要自觉地守好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本期“教师人物”之“榜样·力量”系列,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波
坚持不懈、和蔼可亲、备受爱戴
大家印象里的高波老师短发平头圆脸戴副眼镜,背个双肩包在校园里疾走,带着真诚的笑容和每个人打招呼。高老师曾获上海市首届教育系统“教学新星”,且是获奖者中唯一的思政课教师。曾获上海市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先进个人奖,并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优秀主讲教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
随时随地备课的“学者”
高波老师除了主讲《形势与政策》,还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概论》《当代国际关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有着30年丰富的教学经验,擅长分析当前大国关系、反恐形势、中国外交形势、中国安全形势等国内外形势主题。他对于时事热点的敏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成为他打造生动有趣、丰富充实的课堂的重要支撑。
高波老师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上海新闻广播电台听新闻,晚上下班回家后便是打开电视,时刻关注国内外大事、热点资讯。一旦听到、看到可以成为教学素材的,就立即下载、记录整理下来,许多老师同学都见过他在食堂里一边吃饭一边用手机看新闻。他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学者”,一个每天只要醒着就时时刻刻想着学习的人、一个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的人。
坐班答疑时他的门前排着长队
他教好书,育好人。他关心学生们的成长,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他与学生坦诚交流,解疑释惑,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树立信心;帮他们分析合适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高波坐班答疑时门口排着的长队在师生中口口相传。在课后、在平时,高波更是用真诚平等的心与学生广交朋友,许多学生都很喜欢他,尊敬他、甚至视他为偶像。
学生排队来答疑,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困惑,更有生活中的现实迷茫。有学生家住绍兴,想尝试骑车回学校遭到父母反对,苦恼之余来与高波谈心;有学生干部想在学代会上提出校园全面禁烟议案,对于如何构建议案来听取高波的建议;有女同学因父母重男轻女思想而有压力,来找高波开导……
高波的课一定要上 高波的课一定要听
“高波的课一定要上,高波的课一定要听!”这是上过高老师课的学生形成的共识,也是马院其他教师认同的观点。除了精心搜集资料外,高波的备课和授课也注重与时俱进,有创新性和针对性。他时常叮嘱新进教师,要上好课,就要在准备素材的时候学会换位思考,对于素材的选取要有的放矢,考虑这个事件学生是否关心和感兴趣,并将大政方针和时事案例融入到所讲的内容中去,引起学生共鸣。
“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高波正是怀着一颗爱心走进大学生的生活,怀着真情走进大学生的心灵,把教师的角色内涵扩展到“朋友”和“家人”,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成了大学生们的最爱,被90后、00后的孩子视为人生导师,亲切称呼他为“我们的波波老师”“波哥”。
【上电故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