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电外语学子的偶像,在专业实力与人格魅力齐向迸发的课堂里,严谨治学,诲人不倦,风趣幽默,平和宽容。本期“教师人物”之“榜样·力量”系列,让我们一起走近外国语学院教师孟广君。
孟广君,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副教授,民盟盟员,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翻译学。1989年进校,教龄34年。
主要编著《经济管理专业英语》《会展英语》《能源电力国际经济合作英语》《国际商务英语阅读》等书籍,完成了包括上海市教委项目在内的项目近十项。曾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电力学院优秀教师”“上海电力学院优秀主讲教师”“上海电力学院优秀主讲教师特别奖”“新利18官网‘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等荣誉。
从教三十载 初心不染尘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孟广君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987年9月至1989年1月,在上海机械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科技英语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继续攻读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新利18官网任教。
任教三十多年间,孟老师讲授过《大学英语》《经济管理专业英语》《会展英语》《综合英语》《英语写作》《国际商务英语》等多门课程,可以说,孟老师见证了一批批上电外语学人的成长成才,更培养了一届届兼具国际视野与外语实力的时代人才。
对话孟老师的过程中,孟老师始终是平和、朴实的。当问到“从事教师职业的初心”这一问题时,孟老师用一个个小故事娓娓道来他的求学、任教生涯,让我们每个人都切实地感受到了他乐观通达的生活态度,感悟到了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谛。在他的讲述中,教学工作是有趣且充实的,生活是平凡却充满希望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其任教至今始终都在做事情,也是他对“教师初心”的诠释。
翻译笔重千钧 首当是责任心
任教三十多年来,孟老师不仅坚守在“教学一线”,也在 “教材编写的一线”与“实用翻译的一线”不断耕耘,成绩斐然。
反复斟酌句段的翻译准确性,反复思考教学表述方式,反复校对字符正误,这些都是孟老师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需要不断重复的案头工作。目前,孟老师主要编著过《会展英语》《能源电力国际经济合作英语》《国际商务英语阅读》《经济管理专业英语》等教材,其中《能源电力国际经济合作英语》一书,是2019年我校创建“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项目成果之一。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学校还没有成立外事处,但已经有很多涉外工作需要由会英语的老师来完成。在“实用翻译的一线”,孟老师曾为上海市电力公司尼日尼亚控股公司(PHCN)伊巴丹项目(Ibadan Disco)翻译合同标书30万字,为该项目成功中标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工程双方的好评。
翻译工作笔重千钧,再细微的翻译误差,都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实用翻译太容易造成经济损失了。”孟老师谈及实用翻译的工作特性时谈到, “打个比方,你去造一座桥,假如十个桥墩,如果有一个桥墩坍塌了,你能不能说你成功完成了90%的工作?”“再打个比方,上次我们去到一家翻译软件公司考察,公司负责人表示自动翻译软件的正确率蛮高的有90%。我说90%的正确率,意味着有10%的错误。那问题就大了,就产生争议了。”
“翻译工作的秘诀”是什么?孟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责任心要强一点再强一点”。在人工智能化的时代,机器翻译固然方便,但是仍然需要人工翻译来纠错,这就需要翻译者坚持高度的责任心,做到精细、精准。
凡事精益求精 要做个有心人
“学校所有的外事工作,我都是随叫随到,工作包括联系外教、陪同参观、出差(出国)洽谈合作项目、业务翻译等。”孟老师勉励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多付出、少计较,因为从长远看更益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不要计较付出与得失,而要聚焦在自身的能力提升和学校的发展,这是孟老师一贯秉持的职业操守与价值观。孟老师在上电工作的三十多年里,对待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认真严谨,从不吝啬付出。在参与电力工作的翻译工作时,孟老师为了翻译成果的准确性,还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学习经济贸易知识。1996年,孟老师为华东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常熟项目世界银行贷款申请事项,对该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对此,孟老师感叹道,“英语是一门工具,而要真正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这门工具,你还得知道很多东西,特别是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
正如孟老师所言,新时代的外语人需要有复合的知识储备,既要做到外语能力扎实,更要广泛吸收不同学科的知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成才的逻辑是相通的,孟老师对年轻人说:“你就应该做个有心人,对待自己的学业、事业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要学会奉献。年轻人要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不要惜力,一定要学到某一方面特别有优势”。
桃李满天下 春晖遍四方
任教三十余年,桃李已满天下。多年以后,孟老师过得怎么样、身体好不好却依然是学生们心中一直的牵挂。2018年,孟老师和其他几位学院老师代表外国语学院去到天津、山东等地做招生宣传时,很多定居当地的校友听说孟老师来了,都不约而同赶来见面以述师生情。
今天,孟老师在课堂内外,仍旧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倾听学生的疑惑与烦恼,并耐心解答、悉心教诲。孟老师很少讲大道理,多用具体实例来引导、启发学生。外国语学院学生王游扬说:“孟老师都是从生活、从内心的角度出发讨论问题。纯粹的语言中,却始终流露着真情,饱含着许多简单而又富有意义的道理。”
孟老师的上电故事,也是外国语学院二十多年来发展变迁的一面镜子。孟老师刚入校任职时,学校只有电力、动力、经管三个系,此时的外语教学团队属于基础部外语教研室。而今,外国语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学校的一个学院,拥有英语、日语本科专业以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正是孟广君老师等老一辈上电外语人的坚守、奉献,为学院发展奠定扎实基础,点燃了外国语学院蓬勃发展的势头,谱写了历久弥新的外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