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创业者丁古巧受邀,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科研与创业——我的双重角色感悟”的精彩讲座。丁古巧研究员结合自身求学、科研及创业经历,分享他在科学研究与技术产业化道路上的深刻体会,为在场师生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专题讲座由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陈静主持。
从联合利华实习生到陶氏化学、常州大学等单位的工作经历,从三次投身创业,到先后推动博士课题的技术转化、中国科学院产业化项目,并于2018年联合创立中科悦达,致力于石墨烯材料的规模化生产......丁古巧在讲座中分享了自身科研与创业的经历,一个个努力奋斗的故事激励着在场的同学们。在谈到创业挑战时,丁老师直言不讳地指出,“科研与产业化之间存在‘死亡之谷’”,实验室的成果并不等同于可量产的产品。创业者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聚焦细分领域,并真正理解技术的商业价值。他总结道,“二十年干一件事”,是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的关键。“笨鸟先飞早入林,星光不负赶路人。” 只有保持长远目标,持续付出努力,才能在科研与创业的道路上不断突破,成就更大的梦想。
本次专题讲座不仅展示科研创新与技术产业化的紧密结合,更呼应了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积极融入了能源电力卓越工程师学院研究生立德树人核心理念。本次专题讲座旨在积极引导研究生在科研探索的同时培养创新能力、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更好地适应能源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需求。
研究生工作部 叶召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