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学术研讨会聚焦“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院士与青年学者面对面交流

12月15日上午,“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学术研讨会之院士与青年学者面对面活动在杨浦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薛禹胜院士,与我校青年教师、研究生代表300余人开展了3个多小时的交流。副校长张波主持活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教工部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

薛禹胜院士首先以“整体还原思维下的人生规划”为主题作学术研究和人生哲学有效结合的主题报告会。他回顾了中国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领域的卓越成就,强调了自主研发的停电防御系统WARMAP对中国电网安全的重大贡献。薛院士提出,复杂系统的高维、时变、非线性特征要求突破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建立CPSS-EEE模型,实现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协同发展。通过整体还原思维,他揭示了复杂系统演化的机制,将高维模型降维映射为可解的基元系统,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尺度的全面理解。在规划与运行方面,薛院士强调不确定因素引入的风险性分析,提出以风险观点协调安全与经济性,通过候选路径评估(CPE)实现全局优化。他进一步将整体还原思维应用于人生规划,指出人生如复杂巨系统,需协调多目标优化,避免局部优化的陷阱。讲座中,薛院士还分享了他对科研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鼓励年轻人尊重科学、尊重自己,以全局观指导人生规划,勇于探索未知,不断追求卓越。

主题报告结束后,薛禹胜院士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和交流,并接受师生代表的献花。

本次交流活动既是一次前沿学术高峰大讲堂,更是一场精彩生动的思政大课堂。80多岁高龄的薛院士依然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一线学术研究,不仅讲解了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更是以实际行动向大家展示了什么是矢志不渝的科学家精神和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的责任担当。这是新一代青年学子值得学习的榜样。活动结束后,在场的师生们也纷纷表达了他们的深刻体会。

我校教师魏敏捷听完报告会后激动地表示:聆听薛禹胜院士的报告会,我深受启迪。薛院士不仅以其渊博的学术造诣,将复杂的能源体系剖析得井然有序,更以其对科研事业的矢志不渝与对青年学子的深切寄望,彰显了大师风范。在这场知识的盛宴中,我们不仅汲取了薛院士精湛的学术养分,更领悟到他倾注毕生心血所追寻的科学真谛与人生哲理。薛院士勉励我们勇攀科学高峰,以全局视野规划人生蓝图,让我深受启发。我将以薛院士为楷模,不断精进业务,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畏艰险,为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竭诚奉献,助力科学之光薪火相传。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2024级研究生霍润川说:非常荣幸能够在今天参加薛禹胜院士的专题讲座。在这次讲座中,薛院士以他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既深刻又启发性的分享。他从整体还原思维出发,结合哲学思考与个人经验,不仅为我们在人生规划上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还强调了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在专业内容方面,薛院士通过五个具体的方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能源体系中的复杂性科学及具体分析,并对我们未来的规划发展提出了科学思维的建议。整堂讲座薛院士既站在长辈的角度给予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智慧指引又以师者的身份严谨地传授专业知识,既温馨又充满力量,令人印象深刻且受益匪浅。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2023级研究生任静蕾表示:这是我首次参与院士级别的讲座,薛院士的报告体系之宏大,内容之精彩,使我大受裨益。薛院士详细阐述了复杂系统解耦再聚合的整体还原思路,为我们指明了科研实现的路径。同时,他从科研角度出发,将局部优化与全局评估的观念融入我们青年人的人生规划中。今后,我将秉持更加严谨科学的心态,致力于科研工作,投身能源事业。

自动化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4级研究生郑骁说:今日聆听薛院士讲座收获良多。第一次听到内容如此宏大的讲座,在抽象哲学和具象的人生经历之间来回切换,最后给出了许多忠告,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不要幻想一蹴而就,确定自己最终要到达的顶峰,拒绝短期利益,选择长期利益,在前进的路上时刻反省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除此以外,我也知道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怀抱兴趣才能坚持下去,收获独属于自己的快乐。

自动化工程学院清洁能源技术专业2024级研究生史洪宇表示:今天参加了“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学术研讨会之院士与青年学者面对面活动,这次活动不仅搭建了高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促进了跨代际智慧的碰撞与融合,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升级中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薛禹胜院士的演讲生动精彩,他不仅分享了人工智能在电网智能调度、故障预测、能效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深入探讨了AI技术如何助力实现电力系统的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运行,也介绍了例如DAE稳定性量化分析技术、自主研发的停电防御系统WARMAP等相关知识。这些前沿知识让我对AI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研究生院/研工部 叶召友 供稿


Baidu
18luck网页登陆